网上科普有关“潮白河(河流)详细资料大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潮白河(河流)详细资料大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国海河水系5大河之一。贯穿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省市。上游有两支︰潮河源于河北省丰宁县,南流经古北口入密云水库。白河源出河北省沽源县,沿途纳黑河、汤河等,东南流入密云水库。出库后,两河在密云县河槽村汇合始称潮白河。
西南流经牛栏山进入平原,经顺义、通州入北运河。1912年,潮白河在顺义李遂镇决口,部分河水夺箭杆河流入苏运河。全长458公里,流域面积19,500平方公里。潮白河上游山区谷深河窄,苏庄以下进入平原,河床比降小,河谷开阔,易氾滥成灾。1950年开挖潮白新河,后又兴建密云和怀柔水库,控制山区洪水。密云水库的泄水分两股进入潮白河系。一股经天津入海,供天津生活用水或汇入海河而注渤海;一股经京密引水渠、怀柔水库流入北京市区,是北京重要水源之一。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潮白河 英文名称 :Ch'ao-pai River 别称 :北京莱茵河 所属水系 :海河水系 流经地区 :北京市通州区、顺义区等 发源地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草碾子沟南山 河长 :458公里 河流面积 :14.8平方公里 北京段河长 :齐 ?静 河北段河长 :王晓东? 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河流概况,流域分布,旅游资源,治理开发,其他河流,回补水源, 河流概况 潮白河为流经北京市北部、东部的重要河流,属海河水系。其上源有两支,东支为潮河,西支为白河。潮河,古称大榆河、濡河,又称鲍丘(邱)水,因其“时作响如潮”而称潮河。 潮白河 发源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草碾子沟南山下,经滦平县,自古北口入本市密云县境,有安达木河、清水河、红门川等支流汇入,在辛庄附近注入密云水库,市境内河长72公里。白河,古称湖灌水、沽水、沽河、潞水、潞河、溆水、白屿河。河多沙, 沙洁白,故名白河;河性悍,迁徙无常,俗称自在河。 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经赤城县,于白河堡进入本市延庆县境,东流经怀柔县青石岭入密云县,沿途有黑河、汤河、 白马关河等支流汇入,在张家坟附近注入密云水库。潮、白两河出库后,各自排放故道,于密云县城之西南的河漕村汇合后称潮白河。南 流,经怀柔区、顺义区,至通州区,沿途有支流怀河、箭杆河来汇,于通州区牛牧屯出北京市入河北省境,东流汇入海河而注渤海。潮白河全长200公里。流域面积19 354平方公里。北京市境河长90公里。流域面积5 537平方公里。河宽约1 000—2 000米。苏庄以下下游河道为地下河,主河道宽350米。两岸堤防间距为1 100米左右。 流域分布 潮白河及其支流组成潮白河水系,本境流域面积6531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 33 .4%,年均天然径流量10.22亿立方米,占全市水系总天然径流量的39. 4%。两项均居全市首位。解放后,在这一水系上修建了密云水库、怀柔水库2座大型水库和5座中型水库、 33座小型水库,总库容46. 6867亿 立方米,亦居全市各水系首位;以 密云水库为引水源,通向市区的京密引水渠为北京市供水主动脉。潮 河、白河的河道在历史上曾多次改道。东汉以前,潮河、白河各自入海;北魏时,在潞县(今北京市通州区)汇合;以后,汇流点逐步向北迁移, 至五代在顺义区牛栏山汇流;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为利用潮白河通漕,经人工治理,始于密云县西南18里之河漕村汇流合。 由于河水已经全部被开发利用,密云水库大坝以下河段多年断流。除暴雨过后在沙坑内可存有少量积水外,顺义橡胶坝以下基本处于干涸状态。但2011年汛期雨量较常年偏多,箭杆河雨后形成地表径流,汇入潮白河河道后在京平高速桥和通燕高速桥之间约15公里的河道内形成大面积湖面,并在远离居民小区的河段形成天然湿地景观。 旅游资源 潮白河旅游区位于宋庄镇白庙村,潮白河沿岸,其自然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水资源丰富,目前正在进一步发展中。旅游业区内有皮划艇、游船、汽艇等水上娱乐设施,有投资130多万元、面积13320平方米的两个停车场,113间集饮食服务为一体的房屋建筑群,2000平方米的商饮摊位全部开业,饮食、小吃、游泳设备应有尽有。 沙滩浴场娱乐为一身,另外还有投资亿元的运河苑度假村,占地70亩的度假村内,有集地下游泳、餐饮、健身、保龄球、桑拿、娱乐厅、会议室、旅游度假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经两年运作,整个旅游区已经形成有“小北戴河”之称的美誉。潮白河旅游区,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是商务、会议、休息、度假的理想选择。 潮白河 治理开发 1949年后对潮白河进行了大规模治理。修建了密云、怀柔、白河堡、北台 上、沙厂、半城子、遥桥峪等大中小型水库,使水患得以消除。1960年—1961年,在密云水库白河大坝下的调节池出水口处,又兴建了京密引水渠,成为调 配洪水的输水通道。并在牛栏山附近的白河修建了栏河闸,补充了地下水源。 潮白河现已建成5闸8桥,即:牛栏山桥、向阳闸桥、俸伯桥、潮白河大桥、河南村闸桥、柳各庄闸桥、苏庄闸桥、沮沟橡胶坝,实现了五级梯级蓄水,水深调控自如。着力打造潮白河绿色生态发展带 。 2017年7月22日,北京市公布河长制“加强版”,并公示18名北京市市级河长名单:齐静为潮白河市级河长。 2018年,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启动,平原地区将更大力度地增加绿色空间,浅山区加强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力度。经过多年治理,昔日的潮白河“沙遍地”已变身为今日的潮白河“绿满园”。 其他河流 潮白河,发源于五莲县九仙山,流经五莲县户部乡、叩官镇、潮河镇,于潮河镇以东入青岛市胶南市海青镇,在日照市两城镇入海,下游称两城河。 回补水源 南水进京后,在满足生活使用的前提下,部分来水将回补地下。位于顺义区的牤牛河地下水回灌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具备通水条件,长江水有望回补潮白河地下水源地。 南水北调除了市内的配套工程,还有一个反向输水工程,即从团城湖调节池一路北上,通过京密引水渠的九级泵站,提升到密云水库中。“长江水进京之后,首先要满足居民生活使用,如果还有富余,才会回补地下水。”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需要回补地下水时,九级泵站中的李家史山闸将开闸放水,经小中河输水至东水西调汇合口,沿东水西调反向输水至东牤牛河,经牤牛河、怀河,最终入潮白河牛栏山橡胶坝上游水源地,全长15公里,在河道内通过下渗回补地下。 顺义区水务部门已经完成了输水河道的清淤、护坡修复、桥梁改造等工程,并将沿岸20余处雨水污水口进行了改造,重新铺设污水管线,污水改道进入两处污水处理站。古北口长城详细资料大全
德胜门箭楼
德胜门箭楼在北京内城北城垣西段。位于德胜门瓮 城前缘,是保护城门的军事堡垒。踞于砖石结构的高大城台之上。城台高12.5米,墙体有收分,东西宽约39.5米。 箭楼坐南朝北,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其俯视平面为凸形,前楼后厦合为一体,3座过梁式门朝南开,北侧楼 体面阔7间、东西宽34米、南北宽12米,南侧庑座面阔5间、东西宽25米,南北宽7.6米,通进深为19.6米,楼 体高19.3米。楼上下共有4层,并有箭窗82个,其中,北侧48个,东西两侧各17个,作为守城时对外的射击孔。 德胜门箭楼明正统四年(1439)建成。此后,明、清各代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建,1951年,修缮了残破的德胜门箭楼。1980年再次对在1976年地震中遭破坏的德胜门箭楼进行全面修整。
鼓楼
鼓楼位于北京市中轴线上、鼓楼东大街与地安门外大街交会处。与钟楼一起,元、明、清时为北京全城报时中心。“暮鼓晨钟”使全城有序可循。1924年后停止,1990年 起,每年除夕恢复鸣钟击鼓。鼓楼是一座单体的木结构古代建筑物。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项,通高46.7米,通 面宽34米,通进深22.4米,檐下有单昂单翘五踩斗,旋于彩画。楼底层共有拱券式门八座;南北各三座,东西务 一座。北墙东侧有旁门,内有登楼石阶梯,南北向倾斜45。,共60级,然后拐弯向西,东西向倾斜45。,亦有9级, 即攀登69级石阶梯方到达二楼。二楼四面均有六抹方格门窗,四周有廊,宽约1.3米,带木护栏,望柱高1.55米, 建筑面积为1925平方米。第三层是暗层。整座建筑坐落在高约4米的砖石台基上,通宽为56米,通进深为33 米。南北有砖砌阶梯,东西为墁坡路。鼓楼总占地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南侧门前有石狮子一对,高约1.25米。 更鼓,为报时器具,置于鼓楼二层上,原有25面,其中,大鼓1面、小鼓24面(以代表1年24个节气)。现仅存大鼓 一面。这面大鼓鼓面直径约1.5米,是用整张牛皮蒙制的,但鼓面已是刀痕累累,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 联军侵入北京时日本军队所为。当年鼓楼击鼓报时,有一定的规律。每晚7时“定更”,击鼓两通,共108声,以后,每个 更次都击鼓两通108声,直至五更(晨5时)击最后的“亮更”鼓。击鼓也有一定的节奏,至今,北京仍流传着“紧十 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之说。鼓楼上原有铜壶滴漏一座,但早已遗失无考。载:“鼓楼之铜刻漏制极精妙,故 老相传,以为先宋故物,其制为铜漏壶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万分’,下曰‘收水’。口安挠神,设机 械,时至,则每刻击铙者八,以壶水满为度。涸则随是增添,冬则用火温之。”民国以后,鼓楼曾改名为“明耻楼”,在楼上陈列 了一些和模型等实物,展示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屠杀和抢劫的情形,供人参观,以示不忘国耻。以后还曾先 后辟为“京兆通俗教育馆”、“第一民众教育馆”等。
钟楼
钟楼位于北京中轴线上、鼓楼正北约l00米。是一座单体的砖石结构建筑物,下部为砖石台基,其上为楼体。黑琉璃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有望兽、垂兽,殿式作法,通 高47.9米,总占地约6000平方米,楼体高为33米,檐下平身科为仿木单昂单翘五踩斗拱,底座东南西北四面各 有一座拱券式大门,内部东侧筑有石台阶共75级,可达二楼。二楼四周筑有城垛,每面各有一座拱券门,左右各 有一石雕窗,四周有汉白玉石护栏,望柱高为1.6米,报时铜钟即高悬于楼上。北京建钟楼,始于元至元九年 (1272)。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现基址上重建钟楼,但不久即遭火焚毁,清乾隆十年(1745)重新修建这座钟楼, 将整座建筑全部改为砖石结构,以后又曾多次进行修缮。明、清时代每天晨暮都要撞击悬挂在钟楼之上的大铜钟, 向全城报时。钟楼报时器具,原为铁钟,铸造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高约4.2米、直径2.4米、体厚0.17米,重 约25吨,曾悬挂在钟楼上,后因其声音不够洪亮,被后铸铜钟替换下来,将其放置于墙外,1983年移置于北京大 钟寺古钟博物馆内保存。现所悬铜钟明永乐年间铸于铸钟厂,钟体通高5.4米,直径3.4米,体厚O.27米,重约 42吨,悬挂在钟楼二楼正中的八角形木框架上,两侧各吊一根2米长的圆木,以供撞钟之用。钟体全部由响铜铸 成,撞击时,声音纯厚绵长、圆润洪亮,京城内外方圆十数里均可听到。
东南角楼
东南角楼位于建国门南大街和崇文门东大街相交处 的内侧,北京站东南残留的一段城墙末端。北京城除于九门兴建城楼、瓮城和箭楼外,为了加强城垣 的防卫,于城墙四角城台上均建箭楼一座,其名为城角箭楼,简称角楼。此处是唯一保存下来的北京城的角楼。现 存角楼建成于明正统四年(1439),此后历代均有修缮。角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方形台座上,台高12米,底边长 39.45米,上边长15米,楼高17米,通高29米。楼沿城台外缘转角建起,平面呈曲尺形,四面砖垣,重檐歇山顶, 两条大脊于转角处相交成十字,灰筒瓦绿剪边,绿琉璃列脊饰兽头。楼体外侧向东、向南两阔面和向西、向北两侧 面,均辟箭窗,亦称射孔。计:上檐下一排,下檐下三排,阔面每排14孔,侧面每排4孔,共144孔。楼体内侧(背 面)随主楼各抱厦,亦相连成转角房,辟二门,一西向、一北向。门上设直棂窗。楼内立金柱20根,支撑粱架,设射 孔,铺设楼板三层。整座楼的建筑面积有701.3平方米。1949年后城墙逐段拆除,东南城角一带亦因1958年新 建北京火车站只保留了角楼城台和迤西近百米的一段城墙。
京师九门
京师九门指明、清北京内城的9座城门,北面的德胜门、安定门;东面的东直门、朝阳门;南面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又称前三门;西面的西直门、阜成门。北京城门有“里九外七皇城四”之说,除了内城九门,外城有7门,即东便门、广渠门、西便门、广安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出此范围为郊外。皇城四门为天安门、地安门、西安门、东安门。
德胜门
京师九门之一。位于北京北城墙西段。由城楼、瓮城、箭楼组成。明初所建。现泛指德胜门外大街、德胜门内大街、德胜门东大街、德胜门西大街交会处一带。交会处有德胜门箭楼,箭楼南有立交桥。
安定门
京师九门之一。建于明代,为内城北门之一。现泛指北起安定门西大街、安定门东大街,南至鼓楼东大街、交道口东大街;东起雍和宫大街,西至旧鼓楼大街。
东直门
京师九门之一。位于北京东城墙东北部。元代始建,初称崇仁门,明改称今名。50年代末北京兴修地下铁道时拆除。现泛指东直门内大街、东直门外大街、东直门西大街、东直门东大街、东直门外斜街、东直门外小街、香河园街交会处一带。交会处建有立交桥。
崇文门
京师九门之一。位于崇文区北部。原有城门,为明、清北京内城南城墙之东边一门。明永乐十九年(1421)建成。初名文明门,沿用元大都城门旧名。正统间增修城楼与瓮城后更名崇文门,寓崇尚文德之意,与正阳门西之宣武门相对称。因元哈达王府在文明门内,又俗称哈德门、海岱门。明、清时在此设税关,为著名的崇文门税关。箭楼于清末倾圮,民国年间拆除瓮城,1965年因修地下铁道,城门城墙均拆除。附近地片仍称崇文门。
正阳门
正阳门京师九门之一。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初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正统二—四(1437—1439)改建。为内城的正门,在内城外城16座城门中,工艺最为精湛。城外有一座俗称前门的瓮城,瓮城上筑有箭楼,箭楼重檐歇山顶,4层箭窗,城台上有汉白玉雕栏环绕。正阳门和瓮城之间原有月城,月城内建有一座关帝庙和观音大士庙。正阳门城楼飞檐三重,阁楼二层,通高42米,与北面天安门相对。当时是全城最高建筑,凤称“前门楼子九丈九”。城门下护城河上有三座石桥,过桥有三牌楼,明、清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正阳门,黎民百姓从城楼两侧月墙的门洞进出。正阳门在1977年翻修,1989年对外开放,楼上设有北京民俗展览。
宣武门
京师九门之一。建于明代,初称顺城门,正统四年改称宣武。为内城南门之一。现泛指宣武门东、西大街;宣武门内、外大街交汇处一带。
西直门
京师九门之一。位于北京内城西北。原为元大都和义门。元至正十九年冬,顺帝诏京师十一门皆筑瓮城、造吊桥,以防农民起义军。1969年在拆除西直门箭楼时,发现被砌在里面的和义门的瓮城。原址已建西直门桥。现泛指西直门内大街、西直门外大街、西直门南大街、西直门北大街、德胜门西大街交汇地带。
长城
长城中国古代规模最宏大的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七世纪前后)是秦代长城西起临桃(今甘肃岷县),沿阴山、燕山、东到辽东碣石,长达5000余华里,号称“万里长城”,至今遗迹犹存。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辽、金各代,都曾对长城进行修建和增筑。汉代将长城西端修至敦煌、酒泉。到明代,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对长城加以大规模的修筑,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全长约12600余华里。
万里长城北京段最古老的是燕长城,位于昌平区西北约35公里的西山上的流村乡、老峪沟乡和高口乡的交界处,南北长约30公里。昌平区古代属燕国。此段长城始建于战国末期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秦统一后废弃,现仅存遗址。北京地区长城以明代长城为主体,呈半环形分布。全长约629公里(其中明代以前长城73公里),沿线共有城台827座,关口71个,屯兵储物的营盘8座。明代所设九镇中的宣府和蓟镇在北京境内。长城墙体大部分保存完整,部分墙体因自然侵蚀而损坏。其中八达岭长城、金山岭长城和慕田峪长城修复后,辟为旅游区。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遗物,从“北门锁钥”关门城台的南北两侧起,依山上筑,南7一北12,总长3720米。城墙高低宽窄不一,平均高约7.5米,墙基宽6.5米,顶宽约5.8米,可容五匹战马或士兵10行同时并行。城墙的下部是条石台基,上砌砖墙。墙顶地面铺设方砖,内侧是宇墙,外侧是垛墙。垛墙上方有垛口,下部有射洞。1953年修复关城和部分城墙后,辟为游览区。1984年开展“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又修复北7一北10城台及城台之间的城墙,最高处海拔887.5米。1984年lO月建成登城便道,全长876米,始于滚天沟,止于北5楼,依缓坡蜿蜒而筑,路面由花岗岩和方砖铺砌,宽2—3米。1981年建立八达岭特区。
居庸关
居庸关位于南口镇北面的关沟古道,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距北京50余公里。关沟两边高山夹峙,每逢春、夏,山岗上山花烂漫,野草葱笼,犹如碧波翠浪,这就是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叠翠”。明代,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对居庸关进行修缮,并把它和长城连接在一起,用重兵把守,成为京师北面的军事要地。现在的关城和边墙为明初所建。关城内存有云台。八达岭是居庸关的外口,又称北口,是居庸关的前哨。南口即为南口镇。
慕田峪长城
长城的慕田峪段,位于怀柔县三渡河乡慕田峪地段,总长2250米,海拔535米。有敌台17座。从停车场到长城有3条人行步道,并建有缆车直达山顶。这段长城是北京境内第二个长城游览区。怀柔县境内的长城始建于南北朝时的南齐(479—502)年间。唐朝晚期曾进行过修补。明朝任蓟州镇守总兵的戚继光曾扩建加固。1983年12月至1984年8月修复。城墙底宽约6米,顶宽约4米,高约8米。城墙内外两面大多以13层褐色或青色花岗岩条石砌成,条石高、宽均约0.5米,长O.7—3米不等,外表经过加工凿平。墙身内填碎石、黄土,顶铺石灰,再用约一尺见方的砖墁地,形成马道。内外两侧有砖砌女儿墙。外侧女儿增高1.85米,留有间隔相等的垛口和射孔。内侧女儿墙与城体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有不同位高的龙头探出墙外,以供排水。马道外侧筑有炮台,炮台为土石堆砌,长约1.5米,高宽各0.5米,炮台多距敌台不远。敌台连垛口高11.67米,周长不尽相同,多为33—40米,最大者53.3米。慕田峪东南处,有3道长城汇合于海拔603.3米高的山顶,山顶建有一座敌楼称为大角楼。城墙沿山峦经过海拔940余米的“牛犄角边”悬崖,十分险峻。
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因筑于大、小金山上而得名。位于密云县和河北省滦平县交界处。是古北口长城的东段。古北口西临潮河和卧虎山,东踞蟠龙山,离密云县城60公里,距北京市区125公里。自古是中原北部的重要门户和边关重镇。春秋战国时期,最早在此筑城设关。北齐文宣帝于天保六年(555),征调180万民工,修筑西起榆林,东至山海关的长城,古北口为重点设防的关口。金、元两代都曾增建。明代自洪武十一年(1378)以来,加修古北口关城、大小关口和烽火台等关塞设施,并在关门加修两道门关,一门设在长城关口处,称“铁门关”,仅容一骑一车通过;一门设在潮河上,称“水门关”。河水经三门入关,这是万里长城上唯一的水关。明代戚继光、谭纶等曾增修。清代,古北口是皇帝去承德避暑的皇家御道和重要驿站。古北口长城“南控幽燕,北捍溯漠”,素称“京师锁钥”。司马台段被作“中国长城之最”。金山岭长城1989年9月修复开放,辟为游览区。
渤海所城
渤海所城位于怀柔县西北部。与县城相距50华里。渤海所城四周群山环抱,形成一个小盆地,于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建成。城墙全长1467米,宽4米,高6.8米,墙体全部由石头砌成。城内面积约为120.96万平方米。城有4门,北门封闭;东门匾额为“天山东府”;西内门的匾额为“永固门”,西外门匠额为“拱护陵京”;南内门匠额为“渤海城”,甫外门匾额为“黄花路”。城内18米宽的大街直对东、西、南、北门,形成了宽阔的十字街,街道正中砌有一排石条,两旁整齐地栽有上百棵古槐。渤海所不仅是古乡镇,而且是拱护明陵寝重地,原只有黄花路守备守护陵寝后门。嘉靖三十二年,移参将于渤海所驻扎。现在,十字街路中心的石条还原地未动,衙门的石碑仍在。
水利工程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属温暖半湿润气候区,干旱少雨,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仅600多毫米,且雨季多集中在7-8月,这两个月降水量约占年雨量的63%,每逢汛期到来,又容易引起河水暴涨,发生洪涝灾害。新中国建立以来,北京始终坚兴修水利,先后修建了北关分洪、卢沟桥分洪等枢纽工程,修建了密云、十三陵、官厅、怀柔等几十座(条)水库、水闸和水渠,为减轻北京地区的旱涝灾害,保证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发挥了巨大效益。
水利建筑:
白龙潭水库
佛峪口水库
黄松峪水库
司马台水库
杨家台水库
鲁家滩水库
崇青水库
官厅水库
南庄水库
天开水库
半城子水库
第二页
鸽子台水库
落坡岭水库
唐指山水库
西峪水库
大水峪水库
海子水库
牛口峪水库
田庄水库
遥桥峪水库
北台上水库
古城水库
第三页
密云水库
桃峪口水库
响潭水库
德胜门水库
红螺镇水库
沙厂水库
王家园水库
斋堂水库
运潮减河
兴隆堰
普济闸
第四页
通惠河
军都山斜拉渡槽
大红门闸
苇沟闸
车箱渠
二道沟
右安门橡胶堰
三家店拦河闸
造玉沟
十三陵补水渠
高碑店闸
第五页
榆林庄闸
永定河引水渠
京密引水渠
曹碾闸
沙河闸
潮河总干渠
半城子水库
新开渠
广源闸
张家湾拦河闸
龙潭闸
概 述
北京市共有文物古迹7039项。著名的文物古迹有:周口店遗址、长城、古观象台等历史文化遗址;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北海、香山等皇宫和历史各园;天坛、孔庙、潭柘寺、雍和宫、白云观、牛街清真寺、西什库教堂等宗教建筑;十三陵、大葆台汉墓等陵墓。
革命遗址和纪念性场所,在文物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有: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八宝山革命古墓、李大钊烈士陵园、长辛店"二七"革命遗址、北京大学红楼等。
1949年到1988年,经过考古发掘,又发现许多重要文物,为上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石器、商代墓葬,以及不同朝代的陶瓷窑址和石碑、石刻等。
北京市分别于50年代和80年代进行两次全面的文物普查。从1957年到1988年底,分别由国务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189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个。按时代划分:
旧石器时代2个,商周时期1个,秦汉至南北朝时期3个,隋唐7个,辽代8个,金代11个,元代12个,明代54个,清代42个,民国时期38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1个。
按类别分:
古代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145个,古墓7个,古代文化遗址10个,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22个,石刻及其他文物5个。
另外,还要区、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43个。
周口店遗址 山顶洞 魏太和造像
东魏武官三年刻石 洞沟石窟 密云文庙
居庸关关城云台 华表 牌楼
金河堤碑 将军关 北沟摩崖石刻
番字牌石刻 大峪沟摩崖石刻 千手千眼菩萨铜造像
大寒岭关城 十面碑 通县文庙
凤凰厅 吉安所 中山寺观音庙
松堂 郊劳台 旭华之阁
土地祠 当铺李 观音院过街楼
翠明庄 詹天佑铜像 中山会馆旧址
因为还有太多内容,我也不往上贴了,给你个网址上去看看吧,看需要什么。内容太丰富了,可以很好的认识北京的历史及现在,吃喝玩乐的地方都可以会找到。
希望可以帮到你!
潮白河的起点和终点在哪。流经哪些城市。
古北口长城是中国 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共同组成,包括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和司马台4个城段。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辽、金、元、明、清这五朝,大大小小争夺古北口的战役从未停止过,因此长城的作用突显得尤为重要。
古北口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东南。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组成。北齐天保六年(555)修筑一道自西河起(今陕西榆林河)至山海关共1 500余千米的长城。其中,古北口是重点设防的关口。金、元两代曾对此关口增建。明洪武十一年(1378)起加修关城、大小关口和烽火台等关塞设施,并增修门关2道,一门设于长城关口处,称“铁门关”,仅容一骑一车通过;一门设于潮河上,称“水门关”,存遗址。隆庆元年(1567)戚继光、谭纶开始对自山海关到居庸关(见居庸关及云台)的长城进行大规模改建,古北口长城得到修建。望京楼为该段长城的最高点,海拔986米。
1933年古北口抗战在此进行,360余名阵亡将士遗体合葬于古北口长城脚下,建古北口阵亡将士墓。
整个古北口长城并没有在近代被修过,非常具有沧桑感,而残破的城墙和弹眼更是让人仿佛处身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夕阳的照射下,令人潸然泪下。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古北口长城 地理位置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价格 :45.00元 著名景点 :望京楼、姊妹楼长城、仙女楼、将军楼、水楼水关遗迹等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北京市 建议游玩时长 :1天 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景点美图,周边长城,地理地形,建筑特点,历史沿革,古北口景观,主要景点,节庆活动,实用信息,交通信息,经济发展, 周边长城 ①卧虎山长城。位于密云区古北口镇河西村,海拔665.2米。建于明洪武八年。城墙全长13.6千米,设敌楼20余座。②蟠龙山长城。位于司马台长城和卧虎山长城之间。全长5 000米,设敌楼19座。将军楼和二十四眼楼为建筑精华。将军楼地处蟠龙山的制高点,为指挥机关所在地,楼呈正方形,宽10.1米,楼南北共有4个箭窗,东西各有3个箭窗,东、南、西、北各有1门;二十四眼楼造型为正方形,双层。每层每面3个箭窗,共24孔故名。但二十四眼楼已被日本炸掉了一半,残缺不全。 古北口长城 全镇总面积84.71平方公里。境内有万沟 架子峰、卧虎山,高程为1124.6、665米。地貌属燕山余脉浅山丘陵区。潮河从北部关口入境, 绕流阴山,贯穿全境, 沿河两岸有部分河流冲积发育而成的平地。东有小海河从汤河村东北入境, 横贯镇境中部,于北甸子村南注入潮河。政区包括9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居住着汉、满、 回三个民族,2796户,8286口人,劳动力4676人, 其中汉族占90%以上。全镇共有耕地578公顷。林地面积3848公顷,水域面积11公顷,林木覆盖率45%, 司马台水库一座。 地理地形 位于密云区东北部古北口镇,距离北京约120千米,面积84.1平方公里。地处燕山山脉,蟠龙、卧虎两山南面的浅山丘陵区。潮河从北部山谷峡口流入密云水库。古北口地势险要,在山海关与居庸关中段,山陡路险,自古为京都锁钥重地。在京北燕山屏立、峰峦叠嶂中,潮河南来峡谷洞开,所以有北京东北门户之称。 古北口长城地图 东邻新城子乡,南接太师屯镇,西连高岭镇,北隔长城与河北滦平县相望。东经117°17′30″--117°03′58″,北纬 40°36′38″--40°42′23″。距密云县城55公里。京通铁路斜贯镇境西北部,设古北口站。101国道(京承公路)纵贯全境。 古北口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明朝洪武年间修长城时,初建古北口关井跨山建成,其城建筑于山顶之上,随山势升降,蜿蜒曲折,呈现为不规则的多角形,被比喻为鸟窝式。明朝诗人唐顺之写诗说“诸城皆在山之坳,此城冠山为鸟巢。到此令人思猛士,天高万里鸣弓绡。” 古北口城北,东有蟠龙山,西有卧虎山,山势险峻,崖壁陡立,两山紧锁潮河,河岸只有一辆车可通过的道路。金代曾于此处修建铁门扼守,所以就叫“铁门关”,古北口长城,蜿蜒曲折,起伏跌宕,敌楼密而形式各异。享誉中外的司马台长城,就是古北口长城中的一段,其惊、险、奇、特,被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赞为长城之最。 建筑特点 古北口明长城 是古北口北部的第一道军事防线,是明万里长城中最坚固最雄伟的一段,更是今天唯一一段完整保留了明长城最精华部分原貌。 古北口长城地图 从西边至东边依次为八大楼子长城、黄峪沟长城、卧虎山长城、万寿山长城、蟠龙山长城、五里坨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 长达40多公里的长城线上,有敌楼烽火台172座,烟墩14座,建立了16个关口;3个水关长城;6个关城;以及三个瓮城;还有许多卫、所、堡分布在外围。卧虎山长城段有长城历史上罕见的姊妹楼长城;有长城历史上跨度最长的水关长城。 古北口北齐长城 位于明长城南面,从西八大楼子至东司马台长城全长20公里构成古北口的第二道军事防线。明朝洪武十一年(1368年)朱元璋派开国大将徐达重修明长城时建古北口关城,设定东、南、北三门防守,并在北齐长城基础上砌石块,增强长城的防御能力。明朝1569年戚继光在古北口修复长城时,保留了北齐长城并在墙外贴长城墙砖,形成了古北口著名的双长城,比齐长城上至今仍然保留着著名的大花楼烽火台,并有七个著名的关口,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保护和防护作用。 历史沿革 从西周开始,延至春秋战国便在古北口筑墩设防。汉武帝刘彻时为防北部匈奴入侵扰边,命守军在古北口开始筑城布兵,使古北口成了汉与匈奴屡次交战的必争之地。 数不清的战争都以攻占古北口为第一步,使它成了夺取中原的桥头堡。但古北口在早期并没有长城,战国和秦,汉时期的长城是从古北口以北很远的地方经过的。 北朝时期,为了防御更北方的游牧民族和邻近的其它政权,各朝非常重视修筑长城。据《北史·齐本纪》载,北齐天保七年(556)年,“自西河总秦戍(在今山西大同西北)筑长城,东至海(指山海关勃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北齐此次为了防御突厥、奚和契丹族而修筑的长城经过古北口,这是古北口第一次出现长城。 但是北齐长城比较低小,为土石所筑,遗迹已经不多了。 北齐长城曾被隋唐修缮利用。古北口自唐代始获其名,因是唐幽州(今北京)之北重要长城关口而得名“北口”。唐在此设有北口守捉,屯兵驻守。守捉是唐代在边疆设兵戍守之军事区域,其上有军,其下有城、镇、戍。当时幽州长城之外为奚族聚居区,所以古北口又称“奚关”。唐代北口,五代起已称古北口或虎北口。 最早见于记载发生在古北口的战事,就是五代后梁乾化三年(913年),晋王李存勖攻取幽州时,遣大将刘光睿率领一路兵马攻克古北口。后梁龙德元年(921年)十月,契丹主阿保机军自古北口入边寇檀州(治今密云)、顺州(治今顺义)等10余城,十二月又自古北口出。 金代泰和五年,章宗又命人在此筑东陉二城,金贞佑二年(1214年)在这里设过铁门关。 古北口成为一处雄关隘口,是从明朝开始的。 明朝初年把鞑靼统治者推翻之后,朱元璋派徐达等来修筑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等处的城关,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太祖令徐达建古北口关城,并在北齐长城基础上砌石块以增强防御能力。加修关城、大小关口和烽火台等关塞设施,并增修门关2道,一门设于长城关口处,称“铁门关”,仅容一骑一车通过;一门设于潮河上,称“水门关”,存遗址。西北的居庸关、东北的古北口成了明王朝首都的两个重要门户。 明弘治十年(1427年)鞑靼王子率兵入侵古北口,因明军守备森严,使侵略者无功返。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人又率骑兵近万人攻打古北口,也是大败而归。 隆庆三年(1569年)张居正为了加强防务,特别把著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谭纶调来北方。谭纶任蓟辽总督,戚继光任蓟镇总兵。蓟镇所管辖的一千二百多里的长城,经戚继光的精筹划,亲自督修,十数年之间便成了一道城墙高峙、墩台林立,烽火台相望的坚固防线。戚继光在修复古北口长城时,不仅保留了北齐长城,还在长城墙外又加砌了长城城砖,至此才有了著名的古北口双长城。 约5米的古北口保卫战纪念碑在古北口东山建立起来,碑身正面镌刻着冀晋纵队司令员赵尔陆题写的四个苍劲大字:“河山永在”;碑座四周刻有100多名为实现和平而献身的烈士的姓名、年龄、籍贯和部队编号。与此同时,在东山左侧烈士墓地建起一座墓碑,上面刻着12个大字:“古北口保卫战阵亡烈士之墓”。 古北口保卫战阵亡烈士之墓 古北口景观 将军楼为二层楼,高10米,四边各宽10.10米,东西各有三个箭窗,南北各有四个箭窗,四个方向各有一门。此楼曾经受了抗日战争的猛烈炮火,如今仍很坚固。顶部的垛口已完全被当初的炮火击毁,除中部已塌毁的直径约一米的圆孔外,楼顶的圆拱均已 *** 在外。著名的长城抗战中敌我双方争夺最激烈的就是将军楼。 二十四眼楼也是古北口长城段的尽头。二十四眼楼是一座建筑奇特的敌楼,它的西北部已塌毁,只有东部和西南向的墙还在那里坚固的挺立著。因为原来四面共有二十四个箭窗而得名。此楼地势高耸,东接金山岭,西望卧虎山,由于战略地位重要,因此修得特别高大独特。 主要景点 古北口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东北部,距北京100公里,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古至今就是内地通向松辽平原和内蒙古的咽喉要地,有"京师锁钥"之称。是长城诸多关口中的重要关口,长城中的咽喉要塞之一。自古以来古北口因其蟠龙山,卧虎山两山双峰壁立,潮河,汤河穿镇而过被誉为"地扼襟喉趋溯趋,天窗镇钥枕雄关。" 全长40余千米的古北口长城现存敌台143座、烽火台14座、关口16个、水关长城3个、关城6个、瓮城3个,其中著名的有北齐长城的大花楼烽火台、古北口长城的制高点望京楼、姊妹楼长城、仙女楼、将军楼、水楼水关遗迹等。在古北口长城附近还有三眼井、御封井、司马台天池、杨令公庙、药王庙、财神庙等景点。 节庆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十四还会举行热闹盛大的药王庙庙会。 实用信息 全天开放 门票45元 适合人群: 所有人 出游难度: 微难 适合天数: 2天 花费预算: 150元 适合时间: 全年 交通信息 到达方式:在东直门或西直门乘坐前往滦平、承德的汽车,在古北口下;或在东直门直接乘坐前往密云区的汽车,在密云汽车站下,并换成去古北口的公车。此外,还可乘坐L677/8旅游专列,早上07:36从北京发车,中午11:03到达古北口。自驾车可从北京出发,出四元桥,沿京顺路到枯柳树环岛,走密云方向,过牛栏山环岛,沿101国道直行,经密云区、太师屯,即可到达古北口镇。 经济发展 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3371万元, 工农业总产值3416.1万元,农村人均劳动所得2870元。 粮食播种面积7705亩,总产量2092吨,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及杂粮。果树总面积4593亩,树种以苹果、 板栗为主。大牲畜存栏549头,特产有蜂及山野菜,产蜜7.5吨,山野菜5吨。 古北口镇以服装、纺织、橡胶、 轻工制造等为主导产业,以稳定经济、加强工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终旨。大力发展旅游业, 相继开放了司马台长城、 令公庙等镇内自然与人文景区,使边寨古镇再现自然风貌披上了新姿。
发源地:河北省坝上沽源县丹花岭,入海口:天津市滨海新区宁车沽。
潮白河,中国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上游有两支:潮河源于河北省丰宁县,南流经古北口入密云水库。白河源出河北省沽源县,沿途纳黑河、汤河等,东南流入密云水库。
出库后,两河在密云区河槽村汇合始称潮白河。贯穿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三省市,河北省香河县以下为1950年开挖的潮白新河,至宁车沽闸入永定新河入海。全长467公里,流域面积19354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白河为常年河,在赤城县境内,年平均流量8.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0.32立方米/秒。雨季,各支流均有洪水注入,洪水量为525立方米/秒,形成河流年内最大流量。结冰期为150天左右。
怀柔境内1939年大水时,汤河口镇马圈子曾出现每秒6350立方米的特大洪峰,至青石岭达每秒8500立方米。密云县境内,多年平均径流总量3994.2万立方米。最大与最小径流量相差悬殊。1972年6月15日径流量0.88立方米/秒,7月28日径流量2250立方米/秒。
据历史洪水调查资料记载,1939年洪峰(尖岩至溪翁庄河段)径流量达1.12万立方米/秒。年际来水量差异显著,1961年水量为3.972亿立方米,1974年来水量为13.38亿立方米。?
百度百科-白河
百度百科-潮白河
关于“潮白河(河流)详细资料大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冷松]投稿,不代表长隆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lcgzw.com/cshi/202502-48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长隆号的签约作者“冷松”!
希望本篇文章《潮白河(河流)详细资料大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长隆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潮白河(河流)详细资料大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潮白河(河流)详细资料大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