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有没有发现日本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网上科普有关“在东北有没有发现日本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在东北有没有发现日本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

网上科普有关“在东北有没有发现日本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在东北有没有发现日本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东北 ,如果你不去刻意追踪历史的话,日本并没有太大存在感,但要是主动去寻找 ,你会发现日本的痕迹无处不在 。

写这个主题的时候 ,我想起来,在我身边还有一点和日本有关的事。

我大舅姥爷,也就是我姥姥的哥哥 ,收养过一个日本孤儿,是个女孩。小时候我去他家,在柜子上的镜子相框里看过那个小姑娘的照片 。

我记得她是一个人站着 ,是靠着还是把着一棵树,具体姿势长相记不太清楚了。这个日本姑娘后来离开了中国。

我听家里人说,她回到日本后 ,还会寄钱过来给我大舅姥爷 。

电视剧《小姨多鹤》剧照

关于日本遗孤的事,有一部电视剧讲过,是孙俪主演的 ,叫《小姨多鹤》 。

据统计,当年日本撤退后,留在中国约有5000名孤儿。

这些孤儿大都是被称为“日本开拓团”的后代 ,也就是日本向东北地区的先遣移民 ,将近20万人。

而按计划,日本要用20年的时间,向东北移民500万人 。

20年!500万人!

真是不敢想象 ,如果日本不那么贪婪,妄图鲸吞整个东亚,在那时部分国家已经承认伪满洲国的情况下 ,我们的近代史会是怎样的走向。

...

日本当年在东北确实是下了狠劲的,这一点在东北的铁路网建设方面体现得最为直观。

我家在黑龙江的东部,每次出远门 ,都要走从佳木斯到哈尔滨的铁路,这条铁路叫绥佳线,是伪满时期修的 。

在2018年哈佳快速铁路通车之前 ,它是哈尔滨直接通往黑龙江中东部唯一的铁路。

而东北未通高铁的一些边境地区,比如中俄边境的黑河、密山 、虎林,中蒙边境的阿尔山 ,还有中朝边境的临江和集安 ,几乎都还延续着伪满时期的铁路格局。

1945年东北地区铁路网

2020年东北地区铁路网

1950年全国铁路网

对比日本撤离前和现今东北的铁路线,以及建国初期全国的铁路分布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当时东北的铁路网相较其它地区密度高很多 ,所以在基建这一块,不能否认,日本确实为东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

除了东北内部 ,中朝跨境的铁路,也大多是在伪满时期所建。

中朝边境的城镇,从北边的图们、开山屯、长白 、临江到南边的集安、河口、丹东 ,都有通向对岸的大桥.

除了长白和临江,其它地方又有铁路桥,这和中俄边境至今为止只有一座桥(黑河的中俄黑龙江大桥已经建设完毕 ,但还未通车)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集安鸭绿江大桥

在中朝边境旅游,跨江的铁路桥一般都是个景点 。

能作为景点,除了大桥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感 ,站在高处还可以俯瞰一桥连两国 ,感受国境线处奇妙的距离感。

在图们的日光山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座大桥架起图们江两岸的城市风光,只是大桥稍显冷清;

另外因为战乱 ,有的大桥桥头还有碉堡,有的大桥在朝鲜战争时期被美国炸成了断桥,显得有历史的沧桑感。

图们江两岸

日本当年在中朝之间修这么多的铁路 ,一方面是为了快速将东北的资源运回本国,另一方面是想打造“满鲜一体化”,也就是我们经常调侃的那个“大东亚共荣圈 ”中的一部分 。

抗战结束75年了 ,现在再来看“满鲜一体化”,这不正是如今很多人翘首以盼,期待着可以盘活东北经济的方式吗:

等朝鲜改革开放 ,从丹东修一条高铁直抵首尔,又可以从珲春由图们江出海到日本,直接打通东北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 ,再加上中日韩自贸区 ,东北瞬间飞黄腾达 。

当然以上畅想和日本的“满鲜一体化”,在形式途径和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从表象和结果上 ,确实追求的都是“一体 ”和“共荣 ”。

...

除了铁路,日本在东北还有宏大的伪满洲国都城建设计划。

新京,也就是长春 ,是那时伪满洲国的首都,日本人当年拟了个《大新京都市计划》 。

这份计划借鉴了巴黎的城市发展模式,想要把长春打造成50万人口规模 ,风格上接近澳大利亚堪培拉的花园城市。

这是个野心很大又很精细的计划,从城市的道路 、排水系统到公园绿地和城市建筑样式等等,涉及城市生活的每一处细节 ,都做好了安排。

待到日本撤离前,长春也确实部分实现了《大新京都市计划》,据说那时长春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大都市 ,在人口规模和城市建设上都超越了日本本国的首都东京 。

新京地图

作为伪满洲国的首都 ,长春自然是保留了很多日本的痕迹,街头上无处不在日式风格的建筑。

最显眼的就是新民大街上的“一院四部一衙”,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满洲式”也叫“兴亚式 ” ,是伪满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建筑样式。

简单来说,就是盖着中式或日式“大屋顶”,同时掺杂西式风格的建筑 。

关东军司令部

现代主义风格建筑

除了这些原味的古建筑 ,还有后来借鉴“满洲式”建筑形态,通过装饰 、色彩和材料沿袭街区的历史环境,新建设的政府办公类建筑。

长春的日式建筑除了“满洲式 ”风格 ,还有大量的现代主义建筑,而且这种风格不是仅仅局限在伪满时期,长春的新建筑或多或少仍然延续着这种风格 ,比如居民楼、商场和一些公共类建筑等等。

只是这种影响逐渐式微,在一些不太被注意到的地方显露出来 。

长春街景

东北F4城市,哈长沈大 ,除了哈尔滨 ,另外三个在城市建筑风格上都是受日本影响较重。

不过虽都是受日本影响,但由于建筑艺术的发展,沈阳和大连与长春的“日式”建筑长得不太一样。

沈阳和大连作为早期满铁附属地的大城市 ,从1904年日俄战争之后到1931年伪满洲国建立,日本建筑师在当地的建筑活动引入的主要是西方古典主义风格和“拟洋风”,也就是模仿的西式建筑类型 。

所以从外形上相较受俄罗斯影响的哈尔滨 ,对于没有建筑知识的人来说,可能看不出太大区别 。

沈阳火车站

大连民政署

而在伪满洲国建立之后,受现代建筑思潮影响 ,日本建筑开始发展出具有自己特点的近现代风格,再加上考虑到东北地区的政治社会现实,建筑要兼顾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所以在长春就出现了前面所说的中日洋混合的“满洲式 ”风格和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而这两种形式的建筑,在沈阳和大连很少见。

长春伪满时期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

所以对于建筑爱好者,在东北除了可以看到俄国人带来的西方建筑 ,也可以一窥日本建筑发展史 。

...

伪满时期 ,东北发展得确实不错,不过这建设不是为了东北和东北人民,而是为了更好地殖民和更方便快捷地掠夺资源。

还记得我前面说的那条从佳木斯到哈尔滨的铁路吗 ,那条铁路很有意思。

按理说佳木斯作为黑龙江东部最大的城市,与省会哈尔滨之间的铁路,其修建的目标应该是尽量最短最快 。

可是这条铁路 ,却反其道而行之,放着松花江平坦的谷地不走,它竟然从三江平原上的佳木斯绕进了小兴安岭的大山里 ,而且沿途经过的站点除了绥化都是些小城镇。

以前我一直不理解设计人员的脑回路,后来知道是日本人修的,我就明白了。

之所以火车要拐进小兴安岭 ,是为了那里的森林资源,而铁路到佳木斯后又修到鹤岗,又因为那里有煤矿 。

绥佳线

日本人当年修铁路 ,主要目的不是改善当地交通 ,方便人员往来,而是哪里有资源铁路就到哪里,

所以本溪、阜新 、抚顺、辽源、吉林 、鹤岗、鸡西这些产煤产铁有水利资源的地方都通上了铁路。

本溪的本溪湖煤铁矿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煤铁厂矿遗址,厂里有个亚洲现存最早的炼铁高炉,这是日本人早早就看上的地方。

从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 ,日本人就在这里进行了煤矿开采,后来又采了铁矿,设立了公司 ,也就是现在本钢的前身 。

本溪湖煤铁矿遗址

在阜新和抚顺都有大型的露天煤矿,不同时期在规模上轮流当过亚洲之最,它们也都是日本人开发的。

每年冬季吉林市的松花江畔都会出现雾凇 ,这个雾凇的缔造者其实也是日本人。因为日本当年在松花江上游修了一座丰满水电站,水电站冬季放水,水汽上升挂在树上 ,就形成了雾凇 。

雾凇

可以说东北的资源型城市背后几乎都有日本的影子 ,而这个影子所带来的不是城市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而是极其惨痛的历史 。

整个东北有15个万人坑,日本当年每开个煤矿 ,每建个大型设施,都会带来一个万人坑。

前面所说的,阜新、辽源 、鹤岗、鸡西这些煤矿城市以及带来雾凇的丰满水电站附近 ,都有一个堆着中国劳工遗骨的大坑。

我现在写的所有日本在东北的遗迹,这背后都是中国劳工的累累白骨 。

阜新万人坑遗址陈列馆

日本为了保护自己的殖民成果:无限的劳力和侵占的资源,以及准备下一步入侵苏联 ,在中俄蒙边境修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军事要塞。

这其中规模最大最出名的是虎头要塞和东宁要塞。

日本关东军要塞分布图

虎头要塞,整个工程全部挖在完达山中,规模巨大 。走在里面 ,就像是一座城堡,起居室、盥洗室 、医务室等等一应俱全。

可是内部的环境极其阴冷潮湿,只是在里面呆了一会儿就很不舒服。无法想象当时修建要塞的劳工是何等的艰辛 。

而伴随着这样一项大的工程完工 ,就又会诞生一个万人坑。

虎头要塞

说到日本殖民时期对中国人的残忍 ,我想到东北还有一个日本的痕迹,位于哈尔滨平房区的731细菌实验室。

我早就听说过这里,可是一直没去 。后来上学时的日本教授岛本来哈尔滨 ,想要我陪他去看一下,我这才去了。

731

当时教授和他老婆两个人在每个展区都认真地观看,我在前面快速的扫了一圈就出去了。

不舒服 ,特别的不舒服,感觉心口像压着一块石头,闷得喘不出气 。

过了很长时间 ,岛本教授才参观完 。

我坐在车上的副驾驶,看着他们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寒暄鞠躬了好一会儿,才一路小跑的回车里来。

他们进车的一瞬间 ,我就感觉气氛有些尴尬,我刚想说,看完了 ,那咱们走吧。

岛本教授就从后面碰了下我的肩膀 ,跟我和司机说,对不起,他老婆也连声说对不起 。

他这一说 ,我更尴尬了,我不知道是该回答,没事 ,没关系,还是it’s ok,似乎什么回答都不合适。

后来我回头尬笑了一下 ,但是确切说了什么不记得了。

逝世者名单

那时是2013年,中国的GDP早就超过了日本 。

虽然我成长在中国经济艰难爬坡的时代,也经常接受各种抗日的宣传教育 ,可是在我心里,并未把日本当作一个还似曾经那样的大国,想要报复他 ,需要他道歉 ,因为道歉是强者对弱者的安慰,而此时的我们已经不需要了。

所以日本在东北的遗迹,无论是任何事物 ,任何形式,我很高兴,我们终于可以坦然面对 ,实事求是,而不用战战兢兢,带着镣铐起笔。

现实生活中的日本人是什么样的呢?

末代皇帝——溥仪

溥仪 , 清朝末代皇帝,辛亥革命后,宣布和平退位 。国民政府与清室协商 ,保留了许多对皇室的优惠条件,承诺支付溥仪400万银元的年薪,并同意溥仪保存皇室。1917年 ,溥仪在张勋、康有为等人的拥护下 ,再次登上皇位,史称“丁巳复辟”,在孙中山、段祺瑞等人的反对和声讨下 ,“丁巳复辟”仅12天就失败了。

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支持下建立大满洲帝国,登上大满洲帝国之皇帝 ,年号康德 。

日本败战后,溥仪和日军一起企图逃亡东京,在机场被苏军捕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一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在1959年9月17日刘少奇主席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被第一批特赦,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宣统帝 ,名爱新觉罗·溥仪,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 。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胞弟载沣的长子 。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 ,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在光绪皇帝临死前一天 ,慈禧太后也行将不起,由于光绪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 ,商量立储人选。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当立年长之人 。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最后议定 ,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并让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监国。

接着,光绪 、慈禧在两天中相继死去。半个月后 ,溥仪在太和殿正式登基,由光绪皇后隆裕和载沣摄政 。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就这样溥仪初次登上了大清王朝皇帝的宝座 ,即位时年仅3岁。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 ,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封建帝制的结束。

溥仪虽然退位 ,但根据优待条件“皇帝 ”尊号仍存不废;仍在紫禁城过小朝廷生活 。

他在大学士陆润庠和侍郎陈宝琛辅导下学习汉文,在都统伊克坦教导下学习满文,在庄士敦指导下学习英文。除了读书外就是恶作剧了。他在《我的前半生》中说:“我在童年 ,有许多古怪的嗜好,除了玩骆驼 、喂蚂蚁、养蚯蚓、看狗打架之外,更大的乐趣是恶作剧 。”譬如他曾想用藏有铁砂的油糕给太监吃 ,用铅弹向太监窗户打。是贫苦出身的乳母王焦氏教了他一些做人的道理。

溥仪退位仍在宫中的时候仍用宣统纪年,有内务府 、宗人府、慎刑司,有内监 ,故臣赠谥,不改衣冠 。触犯王法者由慎刑司处治 。袁世凯对小朝廷仍然效忠,于民国二年元旦派人给溥仪拜年 ,隆裕太后于2月22日去世,袁世凯通电吊唁,全国下半旗致哀。

鉴于溥仪放肆 ,参政院于1914年11月提出“维持国体建议案” ,要求政府对小朝廷予以管制。袁世凯不得不派人向溥仪提出7条“善后办法 ”:1、尊重中华民国,废止与国法令抵触行为;2 、用民国纪年;3、赏赐只能用于家庭和家族,官民只能赐物 ,不能赐谥;4、皇室机关不能对人民发告示,给处分;5 、皇室人员用民国服装;6、由民国司法厅办理宫内犯罪案件,执事、太监违规由专任内廷警卫的护军长官处理;7 、裁内务府慎刑司 。

小朝廷内部机构臃肿 ,用费浩繁,太监为非作歹,盗窃成风。溥仪不得不加以整顿 ,遣散内监,裁撤机构,削减官员。即使这样 ,有限的经费还是难以维持小朝廷,溥仪乃大肆出卖宫中古物,如金器、名画等 。

1931年“九·一八 ”事变后 ,在日军将领土肥原贤二等人的帮助下 ,从天津逃离,来到满洲。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仪在满洲建立“满洲国”。1932年9月与日本签订了《日满议定书》 ,日本政府正式承认满洲国,而满洲国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但溥仪始终与日本关东军周旋 ,一心一意为了满洲争取最大的利益,值得尊重 。[5]

溥仪自1932年3月1日至1934年2月28日任满洲国执政,建年号为“大同”。 满洲国执政爱新觉罗溥仪至1945年 ,满洲国已经悄然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其生产总值在全球仅次于美、苏 、英。

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 ” ,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 。3月1日登基,“康德”是康熙和德宗光绪的缩称 ,意在纪念 ,并寄托了祗承清朝基业之愿。溥仪还兼任满洲国陆海空军大元帅 、满洲国协和会名誉总裁。

1935年4月和1940年5月溥仪两次访日 。在新京满洲皇宫内,溥仪性格乖戾,对人时而凶狠 ,时而温柔 。他喜欢玩具、高尔夫球、网球 、台球、弓箭,好骑马和自行车,喜欢集邮 ,能驾驶汽车。但溥仪实际上却一直“宵衣旰食 ”,勤勉地处理公事 大满洲帝国皇帝溥仪,使满洲国成为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到1945年 ,满洲工业规模超过日本本土,亚洲第一 。[7]溥仪作为世界级政治家两上时代周刊,是“远东四大元首”之一。[8]溥仪受到满洲国百姓的敬仰 ,甚至在满洲国垮台后,仍有人在家中悬挂溥仪的照片。[9]

溥仪の野望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溥仪被迫颁布“退位诏书” 。企图潜逃日本 ,与日本关东军的将兵们于奉天机场的候厅室被苏联红军抓获。在苏联被监禁5年。在软禁5年期间曾有一次去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为日本统治者在中国的罪行做证明 。 《我的前半生》记录了这他人生的重大经历。满洲时期的溥仪(22张)

二战后,溥仪被定性为战犯。在苏联赤塔和伯力的收容所被监禁了五年 。1946年8 溥仪的囚服月曾返回东京,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作证。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 ,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受到了约十年的“革命教育”与“思想改造 ”。

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特赦令说:“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 。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 ,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 。”从此 ,溥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了哪些殖民统治政策?

在东北,如果你不去刻意追踪历史的话,日本并没有太大存在感 ,但要是主动去寻找,你会发现日本的痕迹无处不在。

写这个主题的时候,我想起来 ,在我身边还有一点和日本有关的事 。

我大舅姥爷 ,也就是我姥姥的哥哥,收养过一个日本孤儿,是个女孩。小时候我去他家 ,在柜子上的镜子相框里看过那个小姑娘的照片。

我记得她是一个人站着,是靠着还是把着一棵树,具体姿势长相记不太清楚了 。这个日本姑娘后来离开了中国。

我听家里人说 ,她回到日本后,还会寄钱过来给我大舅姥爷。

电视剧《小姨多鹤》剧照

关于日本遗孤的事,有一部电视剧讲过 ,是孙俪主演的,叫《小姨多鹤》 。

据统计,当年日本撤退后 ,留在中国约有5000名孤儿。

这些孤儿大都是被称为“日本开拓团”的后代,也就是日本向东北地区的先遣移民,将近20万人。

而按计划 ,日本要用20年的时间 ,向东北移民500万人 。

20年!500万人!

真是不敢想象,如果日本不那么贪婪,妄图鲸吞整个东亚 ,在那时部分国家已经承认伪满洲国的情况下,我们的近代史会是怎样的走向。

...

日本当年在东北确实是下了狠劲的,这一点在东北的铁路网建设方面体现得最为直观。

我家在黑龙江的东部 ,每次出远门,都要走从佳木斯到哈尔滨的铁路,这条铁路叫绥佳线 ,是伪满时期修的 。

在2018年哈佳快速铁路通车之前,它是哈尔滨直接通往黑龙江中东部唯一的铁路 。

而东北未通高铁的一些边境地区,比如中俄边境的黑河 、密山、虎林 ,中蒙边境的阿尔山,还有中朝边境的临江和集安,几乎都还延续着伪满时期的铁路格局。

1945年东北地区铁路网

2020年东北地区铁路网

1950年全国铁路网

对比日本撤离前和现今东北的铁路线 ,以及建国初期全国的铁路分布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到 ,当时东北的铁路网相较其它地区密度高很多,所以在基建这一块,不能否认 ,日本确实为东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除了东北内部,中朝跨境的铁路,也大多是在伪满时期所建 。

中朝边境的城镇 ,从北边的图们、开山屯 、长白、临江到南边的集安、河口 、丹东,都有通向对岸的大桥.

除了长白和临江,其它地方又有铁路桥 ,这和中俄边境至今为止只有一座桥(黑河的中俄黑龙江大桥已经建设完毕,但还未通车)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集安鸭绿江大桥

在中朝边境旅游,跨江的铁路桥一般都是个景点。

能作为景点 ,除了大桥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感,站在高处还可以俯瞰一桥连两国,感受国境线处奇妙的距离感 。

在图们的日光山上 ,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座大桥架起图们江两岸的城市风光 ,只是大桥稍显冷清;

另外因为战乱,有的大桥桥头还有碉堡,有的大桥在朝鲜战争时期被美国炸成了断桥 ,显得有历史的沧桑感。

图们江两岸

日本当年在中朝之间修这么多的铁路,一方面是为了快速将东北的资源运回本国,另一方面是想打造“满鲜一体化 ” ,也就是我们经常调侃的那个“大东亚共荣圈 ”中的一部分。

抗战结束75年了,现在再来看“满鲜一体化”,这不正是如今很多人翘首以盼 ,期待着可以盘活东北经济的方式吗:

等朝鲜改革开放,从丹东修一条高铁直抵首尔,又可以从珲春由图们江出海到日本 ,直接打通东北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再加上中日韩自贸区,东北瞬间飞黄腾达 。

当然以上畅想和日本的“满鲜一体化” ,在形式途径和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从表象和结果上,确实追求的都是“一体 ”和“共荣”。

...

除了铁路,日本在东北还有宏大的伪满洲国都城建设计划。

新京 ,也就是长春,是那时伪满洲国的首都,日本人当年拟了个《大新京都市计划》 。

这份计划借鉴了巴黎的城市发展模式 ,想要把长春打造成50万人口规模,风格上接近澳大利亚堪培拉的花园城市。

这是个野心很大又很精细的计划,从城市的道路、排水系统到公园绿地和城市建筑样式等等 ,涉及城市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都做好了安排。

待到日本撤离前,长春也确实部分实现了《大新京都市计划》 ,据说那时长春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大都市,在人口规模和城市建设上都超越了日本本国的首都东京 。

新京地图

作为伪满洲国的首都,长春自然是保留了很多日本的痕迹 ,街头上无处不在日式风格的建筑 。

最显眼的就是新民大街上的“一院四部一衙” ,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满洲式 ”也叫“兴亚式”,是伪满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建筑样式。

简单来说,就是盖着中式或日式“大屋顶” ,同时掺杂西式风格的建筑。

关东军司令部

现代主义风格建筑

除了这些原味的古建筑,还有后来借鉴“满洲式 ”建筑形态,通过装饰、色彩和材料沿袭街区的历史环境 ,新建设的政府办公类建筑 。

长春的日式建筑除了“满洲式”风格,还有大量的现代主义建筑,而且这种风格不是仅仅局限在伪满时期 ,长春的新建筑或多或少仍然延续着这种风格,比如居民楼 、商场和一些公共类建筑等等。

只是这种影响逐渐式微,在一些不太被注意到的地方显露出来。

长春街景

东北F4城市 ,哈长沈大,除了哈尔滨,另外三个在城市建筑风格上都是受日本影响较重 。

不过虽都是受日本影响 ,但由于建筑艺术的发展 ,沈阳和大连与长春的“日式”建筑长得不太一样。

沈阳和大连作为早期满铁附属地的大城市,从1904年日俄战争之后到1931年伪满洲国建立,日本建筑师在当地的建筑活动引入的主要是西方古典主义风格和“拟洋风 ” ,也就是模仿的西式建筑类型。

所以从外形上相较受俄罗斯影响的哈尔滨,对于没有建筑知识的人来说,可能看不出太大区别 。

沈阳火车站

大连民政署

而在伪满洲国建立之后 ,受现代建筑思潮影响,日本建筑开始发展出具有自己特点的近现代风格,再加上考虑到东北地区的政治社会现实 ,建筑要兼顾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所以在长春就出现了前面所说的中日洋混合的“满洲式”风格和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而这两种形式的建筑,在沈阳和大连很少见。

长春伪满时期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

所以对于建筑爱好者 ,在东北除了可以看到俄国人带来的西方建筑,也可以一窥日本建筑发展史 。

...

伪满时期,东北发展得确实不错 ,不过这建设不是为了东北和东北人民 ,而是为了更好地殖民和更方便快捷地掠夺资源。

还记得我前面说的那条从佳木斯到哈尔滨的铁路吗,那条铁路很有意思。

按理说佳木斯作为黑龙江东部最大的城市,与省会哈尔滨之间的铁路 ,其修建的目标应该是尽量最短最快 。

可是这条铁路,却反其道而行之,放着松花江平坦的谷地不走 ,它竟然从三江平原上的佳木斯绕进了小兴安岭的大山里,而且沿途经过的站点除了绥化都是些小城镇 。

以前我一直不理解设计人员的脑回路,后来知道是日本人修的 ,我就明白了。

之所以火车要拐进小兴安岭,是为了那里的森林资源,而铁路到佳木斯后又修到鹤岗 ,又因为那里有煤矿。

绥佳线

日本人当年修铁路,主要目的不是改善当地交通,方便人员往来 ,而是哪里有资源铁路就到哪里 ,

所以本溪 、阜新、抚顺、辽源 、吉林、鹤岗、鸡西这些产煤产铁有水利资源的地方都通上了铁路 。

本溪的本溪湖煤铁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煤铁厂矿遗址,厂里有个亚洲现存最早的炼铁高炉 ,这是日本人早早就看上的地方。

从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人就在这里进行了煤矿开采,后来又采了铁矿 ,设立了公司,也就是现在本钢的前身。

本溪湖煤铁矿遗址

在阜新和抚顺都有大型的露天煤矿,不同时期在规模上轮流当过亚洲之最 ,它们也都是日本人开发的 。

每年冬季吉林市的松花江畔都会出现雾凇,这个雾凇的缔造者其实也是日本人。因为日本当年在松花江上游修了一座丰满水电站,水电站冬季放水 ,水汽上升挂在树上,就形成了雾凇。

雾凇

可以说东北的资源型城市背后几乎都有日本的影子,而这个影子所带来的不是城市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 ,而是极其惨痛的历史 。

整个东北有15个万人坑 ,日本当年每开个煤矿,每建个大型设施,都会带来一个万人坑。

前面所说的 ,阜新 、辽源、鹤岗、鸡西这些煤矿城市以及带来雾凇的丰满水电站附近,都有一个堆着中国劳工遗骨的大坑。

我现在写的所有日本在东北的遗迹,这背后都是中国劳工的累累白骨 。

阜新万人坑遗址陈列馆

日本为了保护自己的殖民成果:无限的劳力和侵占的资源 ,以及准备下一步入侵苏联,在中俄蒙边境修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军事要塞。

这其中规模最大最出名的是虎头要塞和东宁要塞。

日本关东军要塞分布图

虎头要塞,整个工程全部挖在完达山中 ,规模巨大 。走在里面,就像是一座城堡,起居室 、盥洗室、医务室等等一应俱全 。

可是内部的环境极其阴冷潮湿 ,只是在里面呆了一会儿就很不舒服。无法想象当时修建要塞的劳工是何等的艰辛。

而伴随着这样一项大的工程完工,就又会诞生一个万人坑 。

虎头要塞

说到日本殖民时期对中国人的残忍,我想到东北还有一个日本的痕迹 ,位于哈尔滨平房区的731细菌实验室。

我早就听说过这里 ,可是一直没去。后来上学时的日本教授岛本来哈尔滨,想要我陪他去看一下,我这才去了 。

731

当时教授和他老婆两个人在每个展区都认真地观看 ,我在前面快速的扫了一圈就出去了。

不舒服,特别的不舒服,感觉心口像压着一块石头 ,闷得喘不出气。

过了很长时间,岛本教授才参观完 。

我坐在车上的副驾驶,看着他们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寒暄鞠躬了好一会儿 ,才一路小跑的回车里来。

他们进车的一瞬间,我就感觉气氛有些尴尬,我刚想说 ,看完了,那咱们走吧。

岛本教授就从后面碰了下我的肩膀,跟我和司机说 ,对不起 ,他老婆也连声说对不起 。

他这一说,我更尴尬了,我不知道是该回答 ,没事,没关系,还是it’s ok ,似乎什么回答都不合适。

后来我回头尬笑了一下,但是确切说了什么不记得了。

逝世者名单

那时是2013年,中国的GDP早就超过了日本 。

虽然我成长在中国经济艰难爬坡的时代 ,也经常接受各种抗日的宣传教育,可是在我心里,并未把日本当作一个还似曾经那样的大国 ,想要报复他,需要他道歉,因为道歉是强者对弱者的安慰 ,而此时的我们已经不需要了 。

所以日本在东北的遗迹 ,无论是任何事物,任何形式,我很高兴 ,我们终于可以坦然面对,实事求是,而不用战战兢兢 ,带着镣铐起笔。

为什么说北宋“积贫积弱”

在东北,如果你不去刻意追踪历史的话,日本并没有太大存在感 ,但要是主动去寻找,你会发现日本的痕迹无处不在。

写这个主题的时候,我想起来 ,在我身边还有一点和日本有关的事 。

我大舅姥爷,也就是我姥姥的哥哥,收养过一个日本孤儿 ,是个女孩。小时候我去他家 ,在柜子上的镜子相框里看过那个小姑娘的照片。

我记得她是一个人站着,是靠着还是把着一棵树,具体姿势长相记不太清楚了 。这个日本姑娘后来离开了中国。

我听家里人说 ,她回到日本后,还会寄钱过来给我大舅姥爷。

电视剧《小姨多鹤》剧照

关于日本遗孤的事,有一部电视剧讲过 ,是孙俪主演的,叫《小姨多鹤》 。

据统计,当年日本撤退后 ,留在中国约有5000名孤儿。

这些孤儿大都是被称为“日本开拓团 ”的后代,也就是日本向东北地区的先遣移民,将近20万人。

而按计划 ,日本要用20年的时间,向东北移民500万人 。

20年!500万人!

真是不敢想象,如果日本不那么贪婪 ,妄图鲸吞整个东亚 ,在那时部分国家已经承认伪满洲国的情况下,我们的近代史会是怎样的走向。

...

日本当年在东北确实是下了狠劲的,这一点在东北的铁路网建设方面体现得最为直观。

我家在黑龙江的东部 ,每次出远门,都要走从佳木斯到哈尔滨的铁路,这条铁路叫绥佳线 ,是伪满时期修的 。

在2018年哈佳快速铁路通车之前,它是哈尔滨直接通往黑龙江中东部唯一的铁路 。

而东北未通高铁的一些边境地区,比如中俄边境的黑河、密山 、虎林 ,中蒙边境的阿尔山,还有中朝边境的临江和集安,几乎都还延续着伪满时期的铁路格局。

1945年东北地区铁路网

2020年东北地区铁路网

1950年全国铁路网

对比日本撤离前和现今东北的铁路线 ,以及建国初期全国的铁路分布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当时东北的铁路网相较其它地区密度高很多,所以在基建这一块 ,不能否认 ,日本确实为东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除了东北内部,中朝跨境的铁路,也大多是在伪满时期所建 。

中朝边境的城镇 ,从北边的图们、开山屯、长白 、临江到南边的集安 、河口、丹东,都有通向对岸的大桥.

除了长白和临江,其它地方又有铁路桥 ,这和中俄边境至今为止只有一座桥(黑河的中俄黑龙江大桥已经建设完毕,但还未通车)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集安鸭绿江大桥

在中朝边境旅游,跨江的铁路桥一般都是个景点。

能作为景点 ,除了大桥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感,站在高处还可以俯瞰一桥连两国,感受国境线处奇妙的距离感 。

在图们的日光山上 ,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座大桥架起图们江两岸的城市风光,只是大桥稍显冷清;

另外因为战乱,有的大桥桥头还有碉堡 ,有的大桥在朝鲜战争时期被美国炸成了断桥 ,显得有历史的沧桑感。

图们江两岸

日本当年在中朝之间修这么多的铁路,一方面是为了快速将东北的资源运回本国,另一方面是想打造“满鲜一体化 ” ,也就是我们经常调侃的那个“大东亚共荣圈”中的一部分。

抗战结束75年了,现在再来看“满鲜一体化”,这不正是如今很多人翘首以盼 ,期待着可以盘活东北经济的方式吗:

等朝鲜改革开放,从丹东修一条高铁直抵首尔,又可以从珲春由图们江出海到日本 ,直接打通东北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再加上中日韩自贸区,东北瞬间飞黄腾达 。

当然以上畅想和日本的“满鲜一体化 ” ,在形式途径和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从表象和结果上,确实追求的都是“一体”和“共荣”。

...

除了铁路 ,日本在东北还有宏大的伪满洲国都城建设计划。

新京 ,也就是长春,是那时伪满洲国的首都,日本人当年拟了个《大新京都市计划》 。

这份计划借鉴了巴黎的城市发展模式 ,想要把长春打造成50万人口规模,风格上接近澳大利亚堪培拉的花园城市。

这是个野心很大又很精细的计划,从城市的道路、排水系统到公园绿地和城市建筑样式等等 ,涉及城市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都做好了安排。

待到日本撤离前,长春也确实部分实现了《大新京都市计划》 ,据说那时长春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大都市,在人口规模和城市建设上都超越了日本本国的首都东京 。

新京地图

作为伪满洲国的首都,长春自然是保留了很多日本的痕迹 ,街头上无处不在日式风格的建筑 。

最显眼的就是新民大街上的“一院四部一衙 ”,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满洲式”也叫“兴亚式”,是伪满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建筑样式。

简单来说 ,就是盖着中式或日式“大屋顶 ” ,同时掺杂西式风格的建筑。

关东军司令部

现代主义风格建筑

除了这些原味的古建筑,还有后来借鉴“满洲式”建筑形态,通过装饰 、色彩和材料沿袭街区的历史环境 ,新建设的政府办公类建筑 。

长春的日式建筑除了“满洲式”风格,还有大量的现代主义建筑,而且这种风格不是仅仅局限在伪满时期 ,长春的新建筑或多或少仍然延续着这种风格,比如居民楼、商场和一些公共类建筑等等。

只是这种影响逐渐式微,在一些不太被注意到的地方显露出来。

长春街景

东北F4城市 ,哈长沈大,除了哈尔滨,另外三个在城市建筑风格上都是受日本影响较重 。

不过虽都是受日本影响 ,但由于建筑艺术的发展,沈阳和大连与长春的“日式 ”建筑长得不太一样。

沈阳和大连作为早期满铁附属地的大城市,从1904年日俄战争之后到1931年伪满洲国建立 ,日本建筑师在当地的建筑活动引入的主要是西方古典主义风格和“拟洋风” ,也就是模仿的西式建筑类型。

所以从外形上相较受俄罗斯影响的哈尔滨,对于没有建筑知识的人来说,可能看不出太大区别 。

沈阳火车站

大连民政署

而在伪满洲国建立之后 ,受现代建筑思潮影响,日本建筑开始发展出具有自己特点的近现代风格,再加上考虑到东北地区的政治社会现实 ,建筑要兼顾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所以在长春就出现了前面所说的中日洋混合的“满洲式”风格和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而这两种形式的建筑,在沈阳和大连很少见。

长春伪满时期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

所以对于建筑爱好者 ,在东北除了可以看到俄国人带来的西方建筑,也可以一窥日本建筑发展史 。

...

伪满时期,东北发展得确实不错 ,不过这建设不是为了东北和东北人民,而是为了更好地殖民和更方便快捷地掠夺资源。

还记得我前面说的那条从佳木斯到哈尔滨的铁路吗,那条铁路很有意思。

按理说佳木斯作为黑龙江东部最大的城市 ,与省会哈尔滨之间的铁路 ,其修建的目标应该是尽量最短最快 。

可是这条铁路,却反其道而行之,放着松花江平坦的谷地不走 ,它竟然从三江平原上的佳木斯绕进了小兴安岭的大山里,而且沿途经过的站点除了绥化都是些小城镇 。

以前我一直不理解设计人员的脑回路,后来知道是日本人修的 ,我就明白了。

之所以火车要拐进小兴安岭,是为了那里的森林资源,而铁路到佳木斯后又修到鹤岗 ,又因为那里有煤矿。

绥佳线

日本人当年修铁路,主要目的不是改善当地交通,方便人员往来 ,而是哪里有资源铁路就到哪里,

所以本溪、阜新 、抚顺、辽源、吉林 、鹤岗、鸡西这些产煤产铁有水利资源的地方都通上了铁路 。

本溪的本溪湖煤铁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煤铁厂矿遗址 ,厂里有个亚洲现存最早的炼铁高炉 ,这是日本人早早就看上的地方。

从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人就在这里进行了煤矿开采,后来又采了铁矿 ,设立了公司,也就是现在本钢的前身。

本溪湖煤铁矿遗址

在阜新和抚顺都有大型的露天煤矿,不同时期在规模上轮流当过亚洲之最 ,它们也都是日本人开发的 。

每年冬季吉林市的松花江畔都会出现雾凇,这个雾凇的缔造者其实也是日本人。因为日本当年在松花江上游修了一座丰满水电站,水电站冬季放水 ,水汽上升挂在树上,就形成了雾凇。

雾凇

可以说东北的资源型城市背后几乎都有日本的影子,而这个影子所带来的不是城市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 ,而是极其惨痛的历史 。

整个东北有15个万人坑,日本当年每开个煤矿,每建个大型设施 ,都会带来一个万人坑。

前面所说的 ,阜新、辽源 、鹤岗、鸡西这些煤矿城市以及带来雾凇的丰满水电站附近,都有一个堆着中国劳工遗骨的大坑。

我现在写的所有日本在东北的遗迹,这背后都是中国劳工的累累白骨 。

阜新万人坑遗址陈列馆

日本为了保护自己的殖民成果:无限的劳力和侵占的资源 ,以及准备下一步入侵苏联,在中俄蒙边境修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军事要塞。

这其中规模最大最出名的是虎头要塞和东宁要塞。

日本关东军要塞分布图

虎头要塞,整个工程全部挖在完达山中 ,规模巨大 。走在里面,就像是一座城堡,起居室、盥洗室 、医务室等等一应俱全 。

可是内部的环境极其阴冷潮湿 ,只是在里面呆了一会儿就很不舒服。无法想象当时修建要塞的劳工是何等的艰辛。

而伴随着这样一项大的工程完工,就又会诞生一个万人坑 。

虎头要塞

说到日本殖民时期对中国人的残忍,我想到东北还有一个日本的痕迹 ,位于哈尔滨平房区的731细菌实验室。

我早就听说过这里,可是一直没去。后来上学时的日本教授岛本来哈尔滨,想要我陪他去看一下 ,我这才去了 。

731

当时教授和他老婆两个人在每个展区都认真地观看 ,我在前面快速的扫了一圈就出去了。

不舒服,特别的不舒服,感觉心口像压着一块石头 ,闷得喘不出气。

过了很长时间,岛本教授才参观完 。

我坐在车上的副驾驶,看着他们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寒暄鞠躬了好一会儿 ,才一路小跑的回车里来。

他们进车的一瞬间,我就感觉气氛有些尴尬,我刚想说 ,看完了,那咱们走吧。

岛本教授就从后面碰了下我的肩膀,跟我和司机说 ,对不起,他老婆也连声说对不起 。

他这一说,我更尴尬了 ,我不知道是该回答 ,没事,没关系,还是it’s ok ,似乎什么回答都不合适。

后来我回头尬笑了一下,但是确切说了什么不记得了。

逝世者名单

那时是2013年,中国的GDP早就超过了日本 。

虽然我成长在中国经济艰难爬坡的时代 ,也经常接受各种抗日的宣传教育,可是在我心里,并未把日本当作一个还似曾经那样的大国 ,想要报复他,需要他道歉,因为道歉是强者对弱者的安慰 ,而此时的我们已经不需要了 。

所以日本在东北的遗迹,无论是任何事物,任何形式 ,我很高兴 ,我们终于可以坦然面对,实事求是,而不用战战兢兢 ,带着镣铐起笔。

宋朝可以说是封建王朝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但是很多历史学家仍然用积贫积弱这几个字来形容宋朝,宋朝商业经济虽然发达但是宋朝为了分化瓦解政治集团势力,在朝廷内部设置了很多官员职位 ,这种现象导致了宋朝官员体系当中人浮于事,很多人拿着钱却不做事情,没有发挥自己真正的价值 。而且宋朝对于这些官员的待遇非常优厚 ,宋朝之所以没有出现太多的当贪官,是因为宋朝给他们发放的工资完全可以满足他们奢侈的生活。

他们没有必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搜刮民脂民膏。但是虽然满足了官员的内心欲望 ,却给宋朝朝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宋朝官员每年都拥有100多天的假期,在他们离开自己职位的期间会有一些储备人才顶替他们的位置,而平时这些储备人才根本就没有什么价值 ,但是朝廷依然要花钱养着他们 ,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这就是宋朝积贫的主要原因。

宋太祖赵匡胤就是通过武力手段来建立统一政权 。他害怕自己手下的武将也效仿自己,为了让赵家天下能够一直延续下去,赵匡胤不断削减武将手中的权力 ,赵匡胤还制定重文弱武的国策。当时社会当中刮起了一阵读书之风,虽然这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现象,但是过分强调文治而忽略武治也是一种极端主义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政治集团的内部矛盾 ,但是在面对外来侵略势力的时候却显得无能为力 。

手上有剑可以不使用和手上没有剑这是两码事情。宋朝朝廷可以不主张用武力手段解决矛盾,但是作为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保护自己的国家。

关于“在东北有没有发现日本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充洋毅]投稿,不代表专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lcgzw.com/cshi/202505-942.html

(202)

文章推荐

  • 目前常用的芦荟有哪些?

    网上科普有关“目前常用的芦荟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目前常用的芦荟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目前常用的芦荟主要有如下几种:1.开普芦荟又名多产芦荟、好望角芦荟、恐怖芦荟、青鄂芦荟、透明芦荟。主产于南非的开普州。开普芦荟

    2025年04月29日
    114
  • 云南二本院校排名

    网上科普有关“云南二本院校排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云南二本院校排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2022云南二本院校名单如下:地区排名学校名称全国排名星级排名类型10云南中医学院4932

    2025年04月30日
    172
  • 菊花茶的作用是什么?

    网上科普有关“菊花茶的作用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菊花茶的作用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女人40岁之后,要想气色好,5个养颜“茶方”别错过,尽显年轻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女人过了35岁以后,皮肤的胶原蛋白开始流

    2025年04月30日
    185
  • 玫瑰和月季的区别有哪些

    网上科普有关“玫瑰和月季的区别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玫瑰和月季的区别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玫瑰我们那叫刺玫,茎上面有很多小刺,密密麻麻的,月季也有刺,但刺比玫瑰的刺大,并且距离比较远,大概2公分或更多一个刺,而玫瑰的

    2025年05月01日
    206
  • 买房转按揭和重新贷款哪个划算-

    网上科普有关“买房转按揭和重新贷款哪个划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买房转按揭和重新贷款哪个划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买房转按揭和重新贷款都有各自的优缺点。1、转按揭可以省去重新评估房屋价值的费用,可能需要支付转按手续费和提前还

    2025年05月01日
    160
  • 开发商不愿意组合贷款 购房人可以投诉吗?

    网上科普有关“开发商不愿意组合贷款购房人可以投诉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开发商不愿意组合贷款购房人可以投诉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众所周知,公积金贷款利率低,商业贷款对于普通购房人而言,能够弥补资金缺口,二者的结合能在很

    2025年05月02日
    131
  • 哪种贷款利息最低

    网上科普有关“哪种贷款利息最低”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哪种贷款利息最低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什么贷款利息最低贷款利率最低的贷款主要有如下三种:1、抵押贷款。因为借款人能够提供有一定价值的抵押物,贷款逾期、资金损失的风险就能大大降低

    2025年05月02日
    190
  • 君子兰什么季节长得最快,君子兰生长季节要怎么养护注意什么

    网上科普有关“君子兰什么季节长得最快,君子兰生长季节要怎么养护注意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君子兰什么季节长得最快,君子兰生长季节要怎么养护注意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冬季是君子兰生长的黄金阶段。2:注意施肥。3:控制浇水

    2025年05月02日
    179
  • 曼陀罗的花语是什么(浅谈曼陀罗的含义)

    网上科普有关“曼陀罗的花语是什么(浅谈曼陀罗的含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曼陀罗的花语是什么(浅谈曼陀罗的含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曼陀罗的寓意和花语:白色曼陀罗寓意光明纯洁,花语是天上开的花;金色曼陀罗寓意不止息的幸福,花语

    2025年05月03日
    180
  • 在东北有没有发现日本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网上科普有关“在东北有没有发现日本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在东北有没有发现日本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在东北,如果你不去刻意追踪历史

    2025年05月10日
    202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充洋毅
    充洋毅 2025年05月10日

    我是专用号的签约作者“充洋毅”!

  • 充洋毅
    充洋毅 2025年05月10日

    希望本篇文章《在东北有没有发现日本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能对你有所帮助!

  • 充洋毅
    充洋毅 2025年05月10日

    本站[专用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充洋毅
    充洋毅 2025年05月10日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在东北有没有发现日本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在东北有没有发现日本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